(资料图)
由路遥的中篇小说《人生》改编的电视剧《人生之路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,剧中主人公们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令人叹息。
人的一生不会一直走在康庄大道上,各不相同的家庭背景、无法远离的至亲至爱、身体或心灵的不完整、生存技能的不完善……总有那么几个因素束缚着人们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。但是,人是有思想的动物,人又是有自我剖析能力与反叛精神的,出走无疑是对生活的反叛和对灵魂的拷问:走出去是否能够改变命运?是否能将生活过得比之前更加精彩?《人生之路》中的几位主人公用青春、热血给出了答案。
男主人公高加林的每一步都是被逼着走出去的。他是预考全县第一名,高考被上海浦江学院录取,是全县第一个大学生,也是唯一一个大学生。可是命运弄人,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被村主任盗取回家给了自己儿子高双星,高双星从此顶替高加林去上海读大学。高加林本来想复读,但因为母亲意外摔伤搁置了,等到再次想复读时年纪已过,他无奈只能放弃复读,决定走另一条路:去当民办小学教师。
在马店小学里,高加林不仅教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,还告诉孩子们一定要靠知识走出大山、改变命运。高加林的被迫出走迎来了他生命的第一个变量,贫困儿童梁满囤的穷苦生活让他关注乡村儿童教育问题,写出了报告文学《一个孩子的读书梦》并发表在《中国农民报》上。自那以后,高加林靠着一支笔把自己带向了上海,命运再次被改变。
顶替高加林的高双星是被父亲逼着出走的。他刚去上海读大学时经常听不懂同学之间关于文学的辩论,但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,他奋起直追,最终娶了上海女孩陈秀礼为妻,还去成教学校当了老师。当高双星在自己的课堂上遇见高加林时,心中的恐惧与愧疚久久灼烧着他,这将是他一生难以磨灭的痛苦。
大龄复读生马栓考了三年预考都失败了,他郁郁寡欢地流落街头,在最颓靡的时候接受了高加林的帮助:去刘巧珍二姨的米粉店里帮工。在一个悠闲的下午,马栓在米粉店看电视,中国女排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后终于赢得比赛,马栓被女排精神打动,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颓靡下去了。刘巧珍告诉马栓,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,瞬间让马栓醒悟过来,他决心走出落榜的困境,去闯出自己的新生活。后来马栓凭借高超的烧窑技术和经商头脑,把日子经营得很好,真正意义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。
出走这一概念在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话剧作品《玩偶之家》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。家庭主妇娜拉在意识到自己只是丈夫海尔茂的玩偶之后,毅然决然选择了出走,娜拉离家出走时的摔门声惊醒了整个欧洲,也惊醒了四十年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,引发了妇女解放的风潮。
出走意味着行动上的改变和意识上的觉醒。不管是高加林、高双星还是马栓,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出走,人物命运在他们迈出那一步时就已经调转车头,驶向各不相同的远方。高加林的每一次出走都将他的人生轨迹变得更曲折些,尽管在蜿蜒的路途中充斥着遗憾,但否极泰来后却是达到了人生更高峰。
生活永远不会按常理出牌,人生中的每一次出走都会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,唯有乘风破浪一路向前,才能到达有意义、不被辜负的人生彼岸。(刘坤)
关键词: